区域品牌的符号化传播:机遇与挑战
五金在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,各国和地区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。随着国家与地区间竞争的加剧,形象营销理念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采纳,促进了区域品牌建设的热潮。中国各地区意识到区域品牌在推动经济及吸引游客方面的重要性,区域品牌数量从2012年的1445个跃升至2022年的3912个,增幅达到171%。这其中包括粤港澳大湾区、长三角和京津冀等不同类型的城市品牌,以及五常大米和阳澄湖大闸蟹等农业品牌。区域品牌不仅推动了地区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,还是国家形象传播的核心组成部分。
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指导意见,到2025年,中国将建立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区域品牌。这也揭示了各地在区域品牌建设过程中遭遇的价值差异,同类区域品牌的认知和认同度因受众体验的不同而有所差异。
区域品牌的核心在于其符号化的公共资产属性。区域品牌由长期集聚形成,体现了区域的自然资源、生产工艺等,通过商标等符号构成识别标识。区域品牌有三个层面的符号特性:集群性,即由区域内不同品牌汇聚而成;区域性,充分整合和利用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,形成区域文化象征;公共性,通常由政府持有,代表着广大居民的共同利益。
在区域品牌的形象建构上,区域品牌不仅是持有方的信息传递,也包含了受众对品牌的体验和个人感知。受众的体验会影响对品牌形象的认知,而区域形象则会影响对区域品牌的价值评估。因此,区域品牌的建设离不开政策引导和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,包括政府、行业组织和企业等,他们共同构建品牌的价值与形象。
通过符号传播策略,区域品牌的传播可以获取受众的积极参与。受众寻求的是品牌背后的象征意义而非仅仅是实用价值。文化、数字化手段和故事讲述等都是区域品牌传播的重要工具。尤其是文化作为区域品牌的核心竞争力,可以通过文化符号的表达展现品牌独特的精神气质。此外,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品牌体验,让受众在亲身参与中增加对品牌的情感认同。
品牌故事的叙述也是加强受众记忆和情感联结的有效方式。区域品牌可以通过挖掘地方文化及历史事件,增强品牌的情感共鸣和记忆点,进而打破同质化竞争,助力可持续发展。
总之,区域品牌作为一种符号化的公共资产,其价值提升依赖于品牌形象的有效建构和传播。这一过程需要所有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与协商,通过强化文化、情感和记忆等度的差异性,以提升区域品牌在市场中的影响力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区域品牌的符号化传播:机遇与挑战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